漫談中國舞
霓裳羽衣舞
霓裳羽衣舞是唐朝最著名的宫廷舞之一,它融诗歌、音乐、舞蹈于一体。唐诗中常能看到有关霓裳羽衣舞的记述;白居易在他的多首诗中都提到了霓裳羽衣舞及曲子,并且说:“千歌百舞不可数,就中最爱霓裳舞”;而《霓裳羽衣歌》这首诗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对此舞及曲子最详尽的描述。
《霓裳羽衣歌》原名为《霓裳羽衣歌(和微之)》,微之是唐朝大诗人元稹的字;也就是说白居易的《霓裳羽衣歌》这首诗是为了唱和元稹的“霓裳羽衣”诗写的,但元稹的这首诗已失传。
霓裳羽衣曲的来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。(唐)郑嵎《津阳门诗注》中说:“道士叶法善引明皇李隆基上月宫,听闻仙乐回来,写出一半,刚好西凉府杨敬忠进献《婆罗门曲》,声调吻wen3合,就把两者结合, 作出《霓裳羽衣曲》”。叶法善是唐朝很著名的修道士,据说道术通玄。
另外在《明皇杂录》、柳宗元的《龙城录》、《集异记》中也有类似的记述。郑嵎的记述与白居易诗中写的:“由来能事皆有主,杨氏创声君造谱”比较吻合;开元年间,河西节度使杨敬忠,把经西域辗转传入凉州的天竺佛曲《婆罗门曲》依律创声,献给唐明皇。李隆基获曲后,结合自己所听到的仙乐,加以润色并制词,亲自创制成了这首梨园名曲。天宝十三年,他又改曲名为《霓裳羽衣曲》。
另外,《霓裳羽衣曲》也是唐朝法曲中的精品。法曲又称法乐,始见于东晋的《法显传》(法显传是东晋僧人法显的游记),因用于佛教的法会而得名,法曲在隋朝时由印度传入中国。《新唐书·礼乐十二》的记载也都与白居易诗中的描述比较吻合。
其它古籍中也有记载关于唐玄宗喜好音乐,而且崇仙好道,曾有过遇仙传授乐曲的经历。
《神仙感遇传》记载,一次,唐玄宗在梦中见到十多个仙人,驾着祥云降临宫廷,他们列成一排,各自手执乐器开始演奏。乐曲清越动听,只有仙府才有。演奏完毕后,仙人告诉玄宗此曲乃是神仙的《紫云曲》,并愿意传授给他。玄宗非常高兴,立即接受仙人的传授。等他从梦中醒来,依稀还记得乐曲的旋律,遂依照梦中所记下的曲调来吹奏演习,直到完全掌握。这支曲子后来传给了乐府。
《霓裳羽衣曲》主要描绘的是唐玄宗在月宫见到仙女的故事,因此舞蹈也力求体现出仙女飘逸、超凡的形象,诚如诗中所点出的仙人“上元点鬟招萼绿,王母挥袂别飞琼”中的上元夫人、西王母、萼绿华、许飞琼,她们的举手投足无不透露出仙家风范;此外,舞蹈的服装也充满了仙意,“案前舞者颜如玉,不着人家俗衣服。虹裳霞帔步摇冠,钿璎累累佩珊珊”。据说,该舞曲和舞蹈深受人们的喜爱,流传达数百年之久。
在白居易的诗作中,对霓裳羽衣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:全曲分散序、中序、曲破三部分。
散序为器乐演奏,共演奏六支曲子,不舞不歌,即诗中所说“散序六奏未动衣,阳台宿云慵不飞”,而且只用筝、箫、笛、磬交错弹奏,“磬萧筝笛递相搀,击擫弹吹声迤逦”。到了中序阶段,才开始有节拍,且歌且舞。刚入拍时,节奏比较缓慢,好象“秋竹竿裂春冰拆”;而舞者则是“飘然转旋回雪轻,嫣然纵送游龙惊。小垂手后柳无力,斜曳裾时云欲生。烟蛾敛略不胜态,风袖低昂如有情。上元点鬟招萼绿,王母挥袂别飞琼。”大意是舞者在舞蹈伊始,便象回雪那样轻盈的飘转,象游龙受惊时那样纵送。表演“小垂手”的舞姿时象无力的柳枝轻柔,表演“斜曳yi4裾”的舞姿时如云气升腾。舞者娇柔、妩媚好象仙人上元夫人点头呼唤萼绿华,又好似西王母挥手与许飞琼分别。
随后舞蹈进入了第三节,即全曲的高潮:曲破。此时曲调是“繁音急节十二遍,跳珠撼玉何铿铮”。因为曲调急促铿锵,舞姿也是急速迅捷的,如“翔鸾舞了却收翅,唳鹤曲终长引声”,意思是舞姿象鸾凤舞罢收翅,而曲终的一声长引,好象天空中一声鹤唳。
观看此舞的白居易是“当时乍见惊心目,凝视谛听殊未足”,只是后来因贬官,已经是八九年“耳冷不曾闻此曲”。白居易喜爱霓裳羽衣舞可以从他的其他一些诗作中看到. “君不见,我歌云:惊破霓裳羽衣曲。又不见,我诗云:曲爱霓裳未拍时”。
据说,跳霓裳羽衣舞跳的最好的是杨贵妃,其侍儿张云容也擅此舞。
剑器舞
大唐盛世,是一个海纳百川、有容乃大的时代,那时的舞蹈也是登峰造极。不仅有气势恢宏的宫廷燕乐,还有规模较小的“软舞”和“健舞”。“软舞”轻盈、柔曼,节奏比较舒缓;“健舞”英武雄健,节奏浏漓顿挫。“软舞”、“健舞”多是独舞或双人舞,技巧高超。唐诗中对这些舞蹈有绘声绘色的描述。
《剑器舞》,是唐代著名的“健舞”。唐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,被后世誉为“诗圣”的杜甫在夔kui2府别驾元持家,观看临颍ying3县的李十二娘跳剑器舞,豪放壮观,遂问其师是谁。说是公孙大娘的弟子。诗人不禁想起唐玄宗开元三年,他还年幼时,在郾yan3城看过公孙大娘跳《剑器》和《浑脱》舞,舞姿流畅飘逸,节奏明朗。在高手云集的宜春、梨园和宫外供奉中,能跳此舞的唯有公孙大娘一人。草书家张旭观看后,书法大有长进。诗人抚今追昔,为此写下了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·并序》这首诗。
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剑器动四方。
观者如山色沮丧,天地为之久低昂。
诗中赞公孙大娘是位“佳人”,她一舞剑,令四方震动。观者人山人海,容颜为之变色,神摇目眩,“天地为之久低昂”。千万道闪烁的剑光犹如后羿yi4射落九日般壮观,矫健轻捷的舞姿好似群神在天上驾龙飞翔。起舞时,待发之势“如雷霆收震怒”,舞罢时,手中的剑影“如江海凝清光。”诗人还赞公孙大娘“先帝侍女八千人,公孙剑器初第一”。
唐代的郑嵎yu2在描写唐明皇生日千秋节宫中举行盛大乐舞表演时:称“公孙剑伎方神奇”,并自注:“有公孙大娘舞剑,当时号为雄妙”。
另外在《明皇杂录》中也有对公孙大娘高超舞技的记载,“上(玄宗)素晓音律。时有公孙大娘者,善舞剑,能为《邻里曲》、《裴将军满堂势》、《西河剑器》、《浑脱舞》。妍妙皆冠绝于时。”
从杜甫的诗《剑器行》,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“健舞”的磅礴气势,同时也能感受到舞终时舞者内心的平静。正是:
玳dai4弦急管曲复终,乐极哀来月东出。
老夫不知其所往,足茧荒山转愁疾。
附文:
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(并序)
杜甫
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,夔府别驾元持宅,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,壮其蔚跂。问其所师,曰:“余公孙大娘弟子也。”开元三载,余尚童稚,记于郾城,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。浏漓顿挫,独出冠时。自高头宜春、梨园二伎坊内人,洎外供奉,晓是舞者,圣文神武皇帝初,公孙一人而已。玉貌锦衣,况余白首,今兹弟子,亦匪盛颜。既辨其由来,知波澜莫二。抚事慷慨,聊为《剑器行》。往者吴人张旭,善草书书帖,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,自此草书长进,豪荡感激。即公孙可知矣。
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剑器动四方。
观者如山色沮丧,天地为之久低昂。
霍如羿射九日落,矫如群帝骖龙翔。
来如雷霆收震怒,罢如江海凝清光。
绛唇珠袖两寂寞,晚有弟子传芬芳。
临颍美人在白帝,妙舞此曲神扬扬。
与余问答既有以,感时抚事增惋伤。
先帝侍女八千人,公孙剑器初第一。
五十年间似反掌,风尘澒洞昏王室。
梨园子弟散如烟,女乐余姿映寒日。
金粟堆前木已拱,瞿塘石城草萧瑟。
玳弦急管曲复终,乐极哀来月东出。
老夫不知其所往,足茧荒山转愁疾。
秦王破阵乐
《旧唐书· 志第八》记载,贞观元年(626年),唐太宗宴请群臣,席间演奏了秦王破阵曲,这就是《秦王破阵乐》。它是在李世民尚为秦王、征伐四方的时候,将士们为赞颂秦王的辉煌武功,在旧曲《破阵乐》的基础上创作的。
当时的歌词是:“受律辞元首,相将讨叛臣。咸歌《破阵乐》,共赏太平人。”
“四海皇风被,千年德水清;戎衣更不着,今日告功成。”
“主圣开昌历,臣忠奉大猷(you2);君看偃革后,便是太平秋。”
当唐太宗首次听到这首乐曲的时候,他对左右大臣说:“以前我在做藩王的时候, 经常要出征, 所以做了这首乐曲。 哪里想到今天它会成为雅乐呢。 然而它发扬蹈厉, 虽然和文乐不同, 但我的功业都因它而成。 因此我把它记录下来, 表示不忘本的意思。 我虽然以武功定天下, 却要以文德统治天下。 … …。”
贞观七年,唐太宗让魏征、虞世南、褚(zhu3)亮、李百药等作歌辞,自己亲自制做了《破阵乐舞图》,又叫《七德》之舞,并叫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人披甲执戟而舞。
根据该图,乐队的布局是:舞队的左面呈圆形,右面呈方形;前面模仿战车,后面摆着队伍;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,做出打仗的态势。舞者身披银甲,手中持戟。(左圆右方,先偏后伍,鱼丽鹅贯,箕张翼舒,交错屈伸,首尾回互,以象战阵的形状。)全舞共分三折,每折为四阵,以往来击刺动作为主,歌者相和。(凡为三变,每变为四阵,有来往疾徐击刺之象,以应歌节。)舞队舞动时,“抑扬蹈厉”,观者无不“扼腕踊跃,凛然震竦。”
《秦王破阵乐》自此成为唐代最著名的集歌、舞、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宫廷乐舞。高宗时期,《秦王破阵乐》舞队排列由原来表现战斗阵势场面改成了祭祀仪式形式,从此该舞蹈成为唐王朝保留的传统祭祀节目。
《秦王破阵乐》的声名甚至远播印度、吐蕃、日本等。古印度称东土为摩诃至那国. 据说唐高僧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,在羯(jie2)若鞠阇(du1)国,见到戒日王,他用十分钦慕的口吻与玄奘谈到唐太宗和《秦王破阵乐》, 他说:“尝闻摩诃至那国有秦王天子,少而灵鉴,长而神武……,平定海内,风教遐被……咸歌秦王破阵乐。闻其雅颂,于兹久矣……”。
玄奘到达迦摩缕波 国,见到拘摩罗王。拘摩罗王曰:“善哉!……当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,早就听说了, 这难道不是大德的国土吗?”玄奘答:“对呀, 这首歌正是赞美我君王的德行呀。”
武则天执政时期,一位名叫 粟田正人 的日本遣唐使将《秦王破阵乐》带到了日本,日本雅乐舞蹈中至今保存有《秦王破阵乐》。《新唐书·吐蕃列传(下)》记载,唐穆宗长庆二年(公元822年),也就是《秦王破阵乐》产生后的195年,唐朝与吐蕃结盟。当唐使者到达吐蕃参加结盟仪式时,吐蕃就演奏《秦王破阵乐》,以示仪式之隆重。